历史价值

绿汇学苑(旧大埔警署),摄于2015年
绿汇学苑(旧大埔警署),摄于2015年

旧大埔警署所在地,是殖民地政府在1899年接管新界时举行升旗礼的地点。作为殖民地政府于新界建设的首间永久警署,旧大埔警署是昔日殖民地政府管治新界的权力象征。

殖民地政府视大埔为新界的中心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。旧大埔警署落成后随即被用作新界区警察总部,其他重要的政府建筑亦相继于警署附近落成,反映出大埔是昔日殖民地政府新界行政中心的重要地位。

旧大埔警署在十九世纪末本来是位处大埔沿海的山丘上,俯瞰整个大埔海。自1970年代的大型填海及新市镇发展工程开展后,旧大埔警署前方一带的水域亦已逐渐被填为陆地。

旧大埔警署展的报案室、羁留室、枪械房、宿房及列队步操场地等设施,塑造了典型警署的建筑布局。警署亦展示着殖民建筑的特色,包括用作降温的游廊和百叶窗设计,采用了筒瓦及片瓦、以本地建筑方法兴建的中式木屋顶结构等。此外,旧大埔警署的「实用主义」建筑风格,亦反映着警署务实功能的本质。

 

保育原则

昔日的枪械房成为文物展览一部份
昔日的枪械房成为文物展览一部份

在活化历史建筑的整个过程上,绿汇学苑项目采纳下列的保育原则制定合适的复修安排,务求减低工程对历史建筑的特色及元素所构成的干预。我们亦充分参考国际保育标准,以落实复修旧大埔警署的设计及施工安排。

 

保育古迹价值
  • 我们尊重建筑随着时代转变的经历,因此把建筑修改回其刚落成的模样并非此项目的目标。复修旧大埔警署的主要工作,是移除那些对建筑原貌及特色构成重大影响的后期加建部份。
  • 我们对建筑的原貌及特色具重要性的部份加以复修;把后期加建但对建筑原貌及特色构成重大影响的部份移除。

 

保持真实及完整性
  • 我们尊重并尽力保留建筑结构原来的建筑风格及其原用的建材。
  • 我们认同历史古迹的是一个时间、地点和使用的物质性记录。
  • 为避混淆历史建筑的发展历程,我们避免从其他历史古迹引进特色元素,或结合此古迹内从未共存的特征。

 

最小干预
  • 进行复修时,我们充份尊重文物价值,把任何形式的介入均尽量减至最低限度。
  • 我们以最温和的分式处理任何复修所需的介入安排。
  • 处理任何复修所需的介入时,我们既着重物质及视觉上的兼容性,亦令介入部份可经仔细检查而被办认出来,并就此作记录以供日后参考。

 

是复修,不是更换
  • 对建筑风格具定义性的元素,我们只进行维修,并不是替换。
  • 只有当这些元素因严重破损而无法加以维修,并有足够而具体的凭证下,我们以在形态、物料及细节上,均与原有元素一致的作替换。
  • 在没有充份凭证的情况下,我们采用在形态、物料及细节上,均能与历史建筑兼容的作替换。

 

可逆转性
  • 我们在建筑结构上作出的任何复修介入均具可转逆性,既不损害现有的结构,将来也可移除介入部份。
  • 任何新增的装置均具可转逆性,不影响历史建筑的形态特色和整体完整性; 将来要是移除新增装置,亦不会削弱建筑物的结构。

 

新旧整合

在添增构建物时,新增部份在兼容比例、形态、物料及设计上,必须与历史建筑互相协调。添加的构建物既要与历史建筑在物质及视觉上兼容,亦可从历史建筑原有结构中办别出来。

 
文物教育

绿汇学苑旨在保育古迹内的历史建筑和生态环境。因此,绿汇学苑的古迹导赏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重点,提升公众全面理解项目的历史、建筑和生态保育工作。绿汇学苑的其他活动,则扶助公众了解和应对最迫切的生态和社会的议题。请按此查阅绿汇学苑的文物展览及文物径资讯。